
摄影:出入古今
——赖少其国画:师法传统作品(二)
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,赖少其在黄宾虹的启发和指导下,入于传统,以古人为师,系统而不懈地临写、研究了新安画派以及明清诸大家的作品,逐步建立了以程邃、戴本孝、黄宾虹三家为基础的中国画知识体系。他研习传统,既注重整个大连环结构的理解,又结合自我的个性和性情,有选择有侧重,讲究策略。研习宋人,主要着眼于宋画如何“以形媚道”,以形成自己厚重、朴拙、遒劲、雄浑的风格;研习明清,着眼于明清艺术家如何“游心物于意趣性情”,以表现自己作品的深层意蕴,求天趣于笔墨之外。


碧桃(1958年)

瑞雪半帘(1963年)
款识:瑞雪半帘,锦泥千里。老赖。

春江水暖鸭先知(1963年)
百丈泉(1963年)

睡猫图(1973年)

盘景松(1983年)
款识:苍松如磐石,谊深情意重。新知满天下,故交庆相逢。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十五日于曼谷。赖少其画。

繁花似锦(1983年)
款识:繁花似锦,日丽风和。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十五日于曼谷。赖少其

白加多莉兰 (1983年)

罗汉松(1990年)

临画笔记
老莲之画,一点一滴皆从生活中来,可谓观察入微。生活为其原形,经夸张,使美者更美;因此,能多阅古人之法者,其画品必高;以此观之,自古以来,凡有创新者,必来之于生活,何以名家之作,往往能高于生活者,参酌古法,得以提高。有人说,老莲画法,能合古心;余以为不是从古人之法而得之,而是从生活出发,方能达古人之心,岂可颠倒也哉?老莲画,既能超出生活,又合古心者何耶?初看不像,实则比像更难;又有人说,老莲画,富有装饰美;此人各不同,各个民族也有不同者,吾人从农民画中,往往能见此种朴素美。老莲之画,既高于生活,而不失为有个性之作者,此中中华民族之精英所聚也。一九九一年七月廿一日,赖少其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