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陶然庭苑

更待菊黄家酿熟 与君一醉一陶然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【原创】摄影:吴冠中画作(四)  

2014-12-04 13:49:04|  分类: 画廊锦绣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【原创】吴冠中画作(一) - 陶然庭苑 - 陶然庭苑

水 巷(墨彩 香港艺术馆藏)

        画家画语白墙黛瓦、小桥流水、湖泊池塘,水乡水乡,白亮亮的水多。黑、白、灰是江南主调,也是我自己作品银灰主调的基石。

       我一辈子断断续续画江南,水乡蕴含无穷的诗章。

摄影:吴冠中画作(四)

        吴冠中生于江南,长于水乡,最喜表现也擅长表现江南水乡景色。他笔下的水乡总是流露出情真意浓的雅致与灵秀,那和谐、清新的色调,宁静、淡美的境界,使画面产生一种抒情诗般的感染力。他特别重视点、线、面的结合与搭配,在画面的点滴中流露出他浓浓的乡情与对形式美的追求。他执著地守望着“在祖国、在故乡、在家园、在自己心底”的真切情感,表达了民族和大众的审美需求。

 

【原创】吴冠中画作(一) - 陶然庭苑 - 陶然庭苑

白 墙(油画)

 

【原创】摄影:吴冠中画作(四) - 陶然庭苑 - 陶然庭苑

故乡之晨(油画 新加坡美术馆藏)

    画家画语我对自己的故乡宜兴感到分外情深,它和绍兴十分相似。社戏我童年常看,阿Q住的土谷祠我们村子里也有。宜兴村村都是小桥流水和白墙黑瓦,早春,又蒙上薄薄一层飘荡着的丝丝垂柳,显得分外秀丽。回故乡去,寻求童年的梦境,重温乡情!

 

【原创】摄影:吴冠中画作(四) - 陶然庭苑 - 陶然庭苑 

江南人家(墨彩)

        画家画语苏州甪直小镇人家密集,前、后、左、右房屋相挤碰,房檐与房檐几乎相接吻,门窗参差错落,怕鸽子也会认错家门。耐心的画家仔细描绘,一间屋连接一间屋铺展开来,最后画面效果倒又往往失去了那密密层层、重重叠叠的丰富感。是众多形象在争夺画家的视线,横、直、宽、窄、升、跌、进、出……,造成了非静止感的复杂结构,其间交织着错觉,“错觉”是“敏感”的直系亲属。

    我追捕错觉中的造型构成,块面为主导的房顶与门窗形体交响曲,黑、白、灰之分布虽源于客观对象,但受控于乐曲的指挥。高高的白墙顶天而坠,一个拐折而由小桥接力,小桥台阶的横道道收缩了众多垂线。从最大块的屋顶到最小点的窗,从纯黑的洞到纯白的墙,尽量发挥对比之功效。深色之间冷暖变化多,白墙之上明度层次微,笔扫纵横,有意配合横与直之构成。彩色镶嵌是画里珠宝,人间衣衫。

    我几次在这一巷口写生,用线勾勒,用油彩涂抺,在写生中感到“错觉”,她是感性之母。因当我严格、准确地画下对象,便失去屋宇参差,错综复杂之人家密集感。于是须紧张地捕获黑、白块面之跳跃,大块、小块之对照与呼应,红、绿色彩之分布,点、线之镶嵌……否则,等于用相机拍摄,录下数间破屋,尽失江南人家之气氛。我后来用墨彩移植此幅,后又用油彩移植墨彩,反复移植,欲创造最具典型的江南人家。
 

【原创】吴冠中画作(五) - 陶然庭苑 - 陶然庭苑

水上人家(油画)

       画家画语这是我童年时代的故乡,这故乡消逝了,老屋,故人,连同故人的心肠一起消逝了。莫道这幅画只是记忆,是假的,其实是真的。

        柳梢初冒新芽,尚未吐叶,疏疏的枝条随风飘摇,远远看去,通体呈现着朦胧的半透明的冷灰色调。这时候,春水微绿,远山偏青,湿润的堤岸带生褐色,彼此间的色彩融洽和谐,都很谦虚,谁也不欺压谁。白墙黑瓦的江南人家就散落在这宁静和谐的水乡里,显得分外醒目。 

 

【原创】摄影:吴冠中画作(四) - 陶然庭苑 - 陶然庭苑

晨   雨(油画)

 

【原创】吴冠中画作(七) - 陶然庭苑 - 陶然庭苑

白云与白墙(油画)

        画家画语面面皆白墙,墙外白云,是素白的家园,银亮的家园,远非苍白。乌黑的游龙自在伸展,她占有这方天地,虽然其出身低贱:只是墙头颓瓦。

 

【原创】吴冠中画作(七) - 陶然庭苑 - 陶然庭苑

(墨彩)

        画家画语:“家”处于包围感的形式构成中。大片黑屋顶、大块黑门窗、墨绿的水,串联了树枝之线、山墙之线,都为守护这“家”而携手合作。是合作,也是相互抱合,抱合之间有起伏,有摇摆,画面包涵波状运动。显然,在整体波动中,屋顶面对着水之荡漾,心情也活跃起来,不安于自己呆板的体形,得意忘形,“变形”了。左方大块的黑门窗,为了镇守自己的重要岗位,顾不得是否与山墙错了位;山墙也忙于自己的前卫任务,并要与树枝打交道,对门窗的错位也就视而不见了。

 

 【原创】吴冠中画作(七) - 陶然庭苑 - 陶然庭苑 

苏州网师园(油画)

 

【原创】吴冠中画作(三) - 陶然庭苑 - 陶然庭苑

鲁迅故乡(油画 上海美术馆藏)

        画家画语:水乡哺育了我的童年,我画过水乡的方方面面,角角落落,画里流露了乡情,更体现了我对形式美的追求。“小桥流水人家”之所以诱人,乃由于其结构之完美:小桥——大弧线,流水——长长的细曲线,人家——黑与白的块面,块面、弧曲线的搭配组合,构成了多样变化的画面。画不尽江南人家,正由于块面大小与曲线长短的对歌间谱出无穷的腔。《江南人家》《水上人家》《鲁迅故乡》《鲁迅乡土》……画题大都相似,但画面的情调千变万化,形式成了每幅画的主角,各具特色的主角。


【原创】吴冠中画作(七) - 陶然庭苑 - 陶然庭苑

鲁迅乡土(油画)

    画家画语:鲁迅笔下的人物,都是我最熟悉的故乡人,但在今天的形势下,我的艺术观和造型追求已不可能在人物中体现。我想起鲁迅的《故乡》,他回到相隔两千余里、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,见到的却是苍黄的天底下的萧条的江南村落。我想我可以从故乡的风光入手,于此我有较大的空间,感情的、思维的及形式的空间。我坚定了从江南故乡的小桥步入自己未知的造型世界。

 

【原创】吴冠中画作(七) - 陶然庭苑 - 陶然庭苑 

鲁迅故乡(油画)    

    画家画语作这幅《鲁迅故乡》时却很不顺手,原以为十分熟悉的题材和形象倒反而构不成画面。

        我爬上绍兴几个小小的山头,更上一层楼来穷千里目,视野扩大了,气势开阔了,但鸟瞰又何尝是构图的依赖!平面分割中的平均状态必然使画面松散,故须选人家密集的大块造型作为画面的构成主体,然后,绿水人家绕,河网穿其间,绕其周,于是有了块面,有了脉络,似乎略具结构雏形了!从山头俯视绍兴城,黑、白、灰色块构成动人的斑驳绘画感。细观察,近处房屋只见顶,都是黑块,远处才见墙面的白块,然而我须请明亮的白块群坐镇中央主要部位,因之反其道而行之,前景房屋多见墙面,远处倒多是黑压压的房顶,主要是为了画面黑白构成的效果。而且,那些白墙群也不是俯视时的朦胧印象,而基本是接近平视才能看到的状貌,取其状貌,忘了自己的地位!缘此,这一貌似俯瞰的蓝图中,主要形象角色是从城里各处写生得来……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390)| 评论(53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