仿汉石渠阁海天初月歙砚
清乾隆(1736-1795年)
歙石。歙石产于古歙州婺源(今属江西)的龙尾山,以歙石制砚始于唐代。歙砚又称婺源砚、龙尾砚,为“四大名砚”之一。歙石的石品花纹有罗纹、眉纹、金星等。歙砚由于大多采于水中,所以温润细密,质地如玉,“扣之其声清越,宛如玉振”。苏东坡曾作诗歌颂歙砚说:“君看龙尾岂石材,玉德金声寓于石。”
摄影: 紫石凝英(三)
——各地名砚泛览
砚,在我国的文明史上,和纸、笔、墨一样对传播文化艺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。砚也是综合性的工艺品,在“文房四宝”中最富有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。就这个意义上说,“四宝砚为首”。我国砚石品种多样,资源分布广泛。以专用石材制砚,始于唐代,而后各地相继开发出多种专用砚材,至今已有砚种数十个。砚的制式,则基本上有方砚、圆砚、长方形砚、风字砚、抄手砚等。
淄石如意池双足圆砚
元代(1271-1368年)
淄石 产于山东淄博,古有“端石尚紫,淄石 尚黑”之说。
祁阳石砚
清代(1644-1911年)
祁阳石产自湖南祁阳,石色紫红,常有绿色间于红色石之间,俗称“紫袍玉带”。
鱼子石砚
清代(1644-1911年)
此石为藻类单细胞生物化石,通体密布圆点状纹理。
角石砚
清代(1644-1911年)初期
角石主要产于山西绛州(今绛县),又称“绛石”,石中有如兽角状的图纹,实为化石。角石坚滑并不发墨,多用以欣赏,或作朱砚研磨朱砂。
钟纹红丝砚
清乾隆(1736-1795年)
红丝石。红丝石产于山东青州黑山及临朐老崖崮,其纹现为红底黄丝或黄底红丝。宋代以前,红丝砚一度为“四大名砚”之一,后因砚石枯竭被迫停产,其地位被洮河砚取代。
仿唐澄泥八棱砚
清乾隆(1736-1795年)
澄泥砚为“四大名砚”之一,属陶砚,以过滤的细泥制坯,煅烧制成。唐代虢州(今河南灵宝县南)、相州(今河南安阳)为澄泥砚著名产地,宋代以后山西绛县、河北滹沱河、山东拓沟等地都有制作。澄泥砚的名品有鳝鱼黄、朱砂红、蟹壳青、玫瑰紫、绿豆沙等。
松花石麒麟长方砚
清乾隆(1736-1795年)
松花石。松花石产于吉林省长白山区,呈绿色,也有棕紫相间、棕绿相间的,石中有如刷丝一般的条纹。由于产自皇室的故乡,清代松花石仅供皇室专用。
菊花石砚
清代(1644-1911年)晚期
菊花石产于湖南浏阳、湖北恩施、江西永丰、陕西南部等地,石中有如菊花状的天然石纹。菊花石的开发,始于清代。
苴却石砚
苴却石产于今四川攀枝花市金沙江地区,又称金沙江石。苴却石以紫色为主,也有青、绿、红、黄等色泽,还有与端石相似的石眼。
评论